近年來新手瑜珈老師成長的人數激增,也因為今年的疫情增溫讓老師們的各種壓力倍增,所以我決定把兩年前的「新手老師教學迷思」系列文章整理過後,加入新的思考點再拿出來跟大家分享,希望能幫助大家注入一些不同的思維與教學的靈感。
💡新手老師的教學迷思之一 :
每堂課教的內容都不能重複?!🤔
1.)重要的事值得重複
每堂課來的學生不見得完全相同,學生每次的上課狀態也不同,值得一再出現在課堂上的引導語、呼吸練習、暖身動作、需要降低動作風險的提醒,可能因其重要性高而出現在多數的課程裡,要知道學生每次練習的感受絕對不可能一模一樣,多數學生其實會感恩老師不厭其煩的重複。
2.)不用假設學生記得你教過的每一件事
就我自己練習跟教學的經驗,即便是一模一樣的序列,學生也不太可能在幾次上課後就記得全部,如果練習者夠投入,甚至可能下課當下就忘記 80%的內容了,所以不用用這樣的假設給自己不必要的備課壓力。另外可以參考 80/20 法則,每次有技巧的抽換20%的內容,也會讓整堂課感覺很不一樣。
3.)有技巧的重複是驗證教學成效的好方法
用不同的口令、鋪陳或輔具教同一個體式,會讓教學技巧進步的同時,也驗證老師本身是否真正了解怎麼把同樣的體式教的更客製化、更精準。而在學生身上則可以看出學生是否真正學到學會老師想表達的,是否真的能夠幫助不同的學生進步,所以花點心思琢磨重複的技巧我覺得挺值得。
4.)有時候重複極其必要
重複非常熟悉的序列,可以進入動態的冥想狀態,能多點空間感受自己,與自己的身心對話,是一種非常棒的練習。再者,在許多一對一的私教課程中,學生就是有需要不斷重複某些體式來改善其問題,所以重複練習直到學生準備好進入下個階段,也是很必要的啊!
5.)看見自己 ”不想重複” 背後真正的情緒與問題
是自己已經覺得無聊?是害怕學生覺得自己教的無聊?教得不好?還是認為這套重複序列已經完全無法發揮自己的教學技巧?其他各種可能的原因?靜下心先覺察,然後接受自己不想重複背後真正的情緒,才能找到根源問題的可能解方、甚或是突破自己教學的瓶頸。
6.)成長與創新皆來自於不斷重複
身為瑜珈練習者,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,為了想要真正做好某個體式,你可能重複不下百次才感覺開始掌握這個體式的訣竅,可能重複不下五百次才有餘力開始感覺到這個體式的樂趣,可能重複不下千次後你才有真正的自信去教導別人來學習這個體式,就拿大家很想學會的手倒立來說吧,Kino Macgregor幾年前在一次台灣工作坊上看著現場所有學生(包含我本人)說到,她花了五年才開始漸漸享受手倒立這個練習,那麼你覺得她在這五年裡重複了多少次手倒立的練習呢?!
希望以上有幫助大家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重複這件事。
Namaste 🙏
10/09(六):給瑜珈老師的排課工作坊 - 台南
https://fb.me/e/2hMSYaHBF (因疫情順延至10/09)
Wearing AS瑜珈-AllSplendid
#beyourowngoddess #betheinspiration 🦋
#bethechangeyouwant #livethelifeyouwant
#Ibecomethelove #bemindful #befullyyou #soulspeak